第七百三十一节 大明的财团时代(2 / 2)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3391 字 21天前

美国人的行为,在全世界都造成了恶劣影响,以投资美国铁路获利的英国资本大肆批评,他们掌握着舆论话语权,全世界都认为这种平行铁路的竞争是不好的。

所以唐廷枢的意见,依然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郝可久没想到,自己第一战就遇到了阻碍,他不是一个容易妥协的人,于是决定,他的铁路跟铁路公司的铁路岔开,铁路公司在广西有两条线,一条通往桂林,一条通往南宁,兵工厂就决定修一条通往柳州的铁路,柳州恰好在桂林和南宁之间,他还申请将自己的铁路上下延展到桂林和南宁,将来修成之后,还能对铁路公司的线路形成制约。

因为不构成竞争,工部批准了兵工厂的申请。但兵工厂的目标可不止这一点,发现唐廷枢还能用舆论来限制自己后,担心以后随着铁路公司线路的增多,他想修铁路都修不成,因为都会对铁路公司的线路造成影响,造成重复建设。

所以郝可久一口气决定连修三条路,从广州到柳州的两广线路,一条从宁波出发,经过大明富庶省份浙江,为了不跟杭甬线路重复,他是从宁波直接到金华,再到衢州,进入江西上饶,到南昌往西打算通往长沙。

铁路公司的线路大都是南北纵向,兵工厂铁路就大力横向发展。但是郝可久不可能放弃广州到上海这条黄金线路,可铁路公司提前占据了地利,以重复建设为由加以组织。郝可久就另辟蹊径,铁路公司的线路大都靠海,吃尽了港口之间中转的红利。郝可久只能退一步,深入内陆修建铁路,从广州出发直达惠州、河源、嘉应州(梅州),进入福健龙岩,三明、南平,浙江的丽水、金华,为了不让铁路公司找到借口,兵工厂铁路在杭州、嘉兴都不设站点,直接从金华连接上海。

这三条铁路计划,雄心勃勃,里程超过了两千公里。马上就让铁路公司感到了压力,尤其是兵工厂的广沪铁路,虽然不靠近港口,失去了最大的货物来源,但是深入陆地有深入陆地的好处,他们所经之处,不管是嘉应州所在的韩江上游,还是龙岩、南平所在武夷山麓,可都是茶叶产地,这会大大影响铁路公司对茶叶的垄断。

于是铁路公司也决定增建新线,兵工厂不是要控制茶叶产区吗,产业产区可不止一个,最大的大明三大茶叶产区,武夷山是一个,江西也是一个。而且兵工厂不是纵向发展吗,为了不让自己的茶叶货源断绝,同时不让兵工厂控制纵向铁路网络,铁路公司决定从福州修通一条穿越武夷山进入江西的铁路。

从福州出发,沿闽江到南平,邵武,然后穿过武夷山脉,进入江西的抚州,接着到南昌。兵工厂有南昌到长沙的计划,工部不会批准同一条线路,铁路公司就从南昌往西北修建,修到武宁、修水这也的著名红茶“宁红”的产区,然后从修水往北,过咸宁,通往汉口,还能杜绝兵工厂在这个方向往汉口扩张的可能,进一步加强铁路公司对汉口的控制。

以兵工厂和铁路公司两大巨头竞争引起了巨头战争,再次吸引了舆论的关注,各大报纸争相报道,但这一次他们对竞争就容忍多了,因为他们认为这种竞争是良性的,能够推动大明铁路的发展。

但巨头之间的战争,可不仅仅只有这两家。

浙江作为大明比较晚纳入国土的省份,本地资本的发展比较晚,因此广东资本过去一直控制这里,可本地资本也发展了起来,而且浙江本就是富裕的江南地区,历史的祭奠,让他们的本地资本一抬头,马上就开始爆发潜能,跟广東资本进行了正面的血腥搏杀。

在生丝霸盘中逃过一劫的胡雪岩,以蚕丝厂为根基,开始了第二次向巅峰冲刺的步伐,而堵在他眼前的,就是广東资本巨头,徐荣村家族财团。

胡雪岩的蚕丝厂在经济危机之后成功开办,很快就发展到缫丝、复缫一体化经营,他借助对江南乡下蚕丝网络,可以垄断三分之一的蚕茧原料,很快就发展成了数一数二的缫丝业巨头,然后开始从普通白丝,向顶级生丝原料,辑里湖丝扩张。

徐荣村家族则一直是辑里湖丝的垄断着,他们第一个开办专门缫制辑里湖丝的蒸汽缫丝厂,早在太平天国时代,就垄断了辑里湖丝的供应,还有荣记丝铺在伦敦的良好口碑,始终攫取着江南生丝业里最丰厚的一块利润。

可现在胡雪岩想向辑里湖丝资源下手,而徐润则想进入白丝经营,两家巨头的业务发生了冲突,一场商业内战不可避免。

胡雪岩是当地巨头,逃过一劫之后,恢复了元气,联合湖州一带的丝业富商,能够动用千万两级别的资金,而徐荣村家族在第二代徐润的经营下,垄断江南最优质的辑里湖丝,积累的资本也在千万级别。

这场商业内战的规模,不会比铁路大战来的小。

两家都竞相提高蚕茧的收购价格,垄断原材料,又同时降低生丝价格,提高市场份额。

巨头的大战挤压的中小缫丝厂陷入困境,江南生丝业一片哀嚎。

商战从春蚕上市,一直持续到了秋蚕上市,中小缫丝厂一面收不到足够的蚕茧,一面产品卖不出去,大批的破产倒闭,江南生丝业在向垄断化发展。

但是垄断带来的不是对市场的控制,而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因为垄断尚未形成的前夜,反而是竞争最惨烈的时代。

胡雪岩和徐家都先后投入了上千万两资本里进行这场商战,但秋蚕过后,双方都觉得无以为继了,他们突然发现,大量小型工厂的破产,似乎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冲击造成的,他们发现,一场席卷整个行业的寒流悄然间来临了。

1890到1893年的人类历史上第十四次经济危机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