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努尔哈赤亲自追击】(2 / 2)

明鹿鼎记 轩樟 2661 字 11天前

努尔哈赤手握刀柄,沉吟不语。

“你说说。”努尔哈赤指着宁完我道。

“我觉得大汗是对的,出动上万人追击是最起码的!我大军只要不主动进攻宝军,少了上万人,韦宝也不敢怎么样。既能打击内喀尔喀的人,也能告诉韦宝,我们根本就没有把宝军放在眼里,说抽调走一万人就抽调走一万人。”宁完我道。

宁完我的话,引得很多建奴大将和贝子点头,不是说宁完我的话多有道理,主要因为宁完我的话是顺着努尔哈赤说的,赞同宁完我,就等于赞同大汗。

而且谁都爱听好话,大家都觉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八旗大军在宝军面前连番吃亏,太窝囊了,听宁完我说没有将宝军放在眼里,这让大家听着感觉很舒服。

范中过秀才,可是在大明混的不好,抚顺被攻破后,和他哥哥一起投奔皇太极。

主动的帮助皇太极建立朝廷,以及收拾袁崇焕。

后来进攻明朝各种出谋划策,可以说是个大汉奸。

汉奸就汉奸吧,划划水得了,还干的特认真,据说后来的剃头令也是他怂恿的。

对于满清来说他是开国功臣,对于大明他就是彻彻底底的汉奸。

在那个时代叫他是汉奸一点没错。

像宁完我,马国柱等一帮汉人谋士,就不如范文程这么喜欢争取表现。

其实不能说大家都比不上范文程,也不能说这些人的汉奸属性就输给范文程,只是大家都是混日子的人。

“你说呢?”努尔哈赤又问范文程。

范文程脑门渗出汗了。

其实范文程也觉得抽调走一万人马,其实对于辽东战局影响不是很大,只是觉得毫无必要,派人去与正在逃走的内喀尔喀诸部拼命,那是白白损失人马,还能起到什么作用?

范文程看了眼皇太极,又看了眼努尔哈赤,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而且,该说的,他刚才已经说过了,自己是不赞成派上万大军追击的,这怎么又问自己一次?

“说啊,本汗问你话,你没有听见吗?”努尔哈赤皱了皱眉头道。

“是。”范文程只得硬着头皮,将刚才的话再重复了一遍,得罪人就得罪人吧,刚说的话就反悔,更会让人瞧不起。

努尔哈赤哼了一声,便走出大帐,放声喊道:“召集兵马,本汗要亲自追击,莽古尔泰,你带上本部万人随我来!”

“是,父汗!”莽古尔泰当即答道。

皇太极和范文程闻言,都皱起了眉头,怎么说了半天,又回到老路上去了,这还是要派上万人马追击啊?而且这回还是大汗亲自要去追。

皇太极现在不知道还要不要出声反对,范文程也在纠结这个问题。

范文程对清朝功劳卓著,历事四朝,于清朝政权的建立和发展,立有大功。

因为国家肯定了清朝,所有他算!此人上不了教科书,即便日后真上了教科书在总结那篇里也会带一句满洲人在当时作为边疆的少数民族,而范文程因为自身不得重用而投靠,为了个人功利而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对明王朝和汉民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于大节有亏。

他会受到每一个汉族青年的的唾骂,也会受到满族青年的鄙视,永永远远的钉在耻辱柱上。

投奔清朝之前范文程一直只是个秀才,明朝当时“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他连翰林都当不了。

差了好多等级,举人、进士。

韦爵爷就是堂堂正正的进士及第,并且金榜题名的探花郎,比范文程高档的太多。

一个秀才在大明的体制是不可能重用,怎么可能直接封为兵部侍郎。

要真发生这种事,六部给事中也不用干了,回家种红薯吧!

但这并不妨碍有才华的范文程在满人那边很受重用。

明末投清诸臣中,为什么洪承畴和李永芳被列入《贰臣传》,范文程和吴三桂却没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问题很简单。

乾隆帝钦定了《贰臣传》的标准,只包括在明朝有官职的人,不包括在明朝只有科名而无官职的人。

《清高宗实录》卷1375,乾隆五十六年三月甲午,载有一则上谕:张元锡服官本朝,并无劣迹,虽系明季庶吉士,未经授职,与曾任前明清要、靦颜改节者不同。非但不应列入贰臣乙编,并不应列入贰臣传内。乃国史馆臣不加详审,辄与冯铨、龚鼎孳诸人一例编辑,该总裁亦不免存偏袒附和之见。著饬行。该馆从前所办诸臣列传,有身事本朝而在胜国时仅登科第、未列仕版者,均著查明改正,毋庸概列贰臣,以昭信史。

这一判据后来在《贰臣传》中得到体现。

清初入关时投靠清朝诸臣,若在明朝已有职位,则属于“贰臣”;若仅有科名,并未得官,则不计在内。故而李永芳(在明朝为游击)、洪承畴都因此而成为“贰臣”。

而范文程在明末仅为诸生,便不属“贰臣”。

不过即使没有这个判据,范文程也肯定不会算成“贰臣”。

他早已被清朝统治者接纳为开国史叙事的一部分了。

事实上,在上述判据正式提出十多年以前,乾隆四十一年《贰臣传》刚刚开馆时,乾隆帝就在上谕中点名范文程、李光地二人,认定此二人均系“纯一无疵者”。

皇太极和范文程互相看了一眼,眼睁睁看着努尔哈赤和莽古尔泰出了大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