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出使漠北(1 / 2)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509 字 5天前

魏军出塞扫荡河套蒙古一战,堪称经典,不仅给予河套蒙古重创,还像塞外展示了魏军的战力和尊严,让诸胡都知道,关内新兴的西魏政权,并不那么好惹。

蒙古在明清之战中,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骑墙的,在明清之间摇摆。

直到林丹汗覆灭,再加上黄台吉联合漠南蒙古入寇关内,大肆劫掠,让蒙古人得了好处,同时又看到了明帝国的无能,才彻底倒向满清一边。

草原上部落的兼并和杀戮是常有之事,他们的文化和道德观念与中原完全不同,讲仁义道德是讲不通的,他们只认拳头和实力,敬畏强者,而弱者被灭,在草原弱肉强食的法则中,是理所当然的。

两万多魏军,突袭河套,斩获无数,掳来人口一两万人,牛羊马匹十多万头,可以说缴获十分的丰厚。

不过魏军虽然给予了河套蒙古重创,但是眼下却没有能力控制河套地区。

那里一马平川,要是清军八旗精锐赶来,魏军是守不住的。

事实上,当多尔衮得知高义欢居然出击河套后,顿时就大发雷霆,令豪格率领两蓝旗,再调集东蒙古藩兵,驰援额磷臣,并再次要求漠北三部南下。

此时在大漠之北,翁金河两岸,遍布蒙古人的营帐。

漠北三部,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汗部,集兵于此,六万蒙古马军遍布旷野,营地中士卒穿梭,牛羊成群。

在巴布等人返回漠北后,各自向自己的部落,陈述了在河套看见的事情,便使得三部对于出兵南下,都有些犹豫起来。

只是迫于满清的压力,三部最后还是将兵力集结起来。

此时,在寒冷北风中,从南面的沙漠中,走出来了一支驼队,顶风接近蒙古人的营垒。

营地中,一群蒙古汉子,正围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忽然一名头目操着刀战了起来,说了几句蒙语,周围的蒙古汉子,瞬间纷纷起身,各执兵器,翻身上马,呼啸着冲出营盘。

刺骨的寒风中,周荣华等人身穿臃肿的棉袄,头上戴着毡帽,脸上蒙着棉布,浑身上下,只露出一双眼睛,从飞舞的黄沙中走出来。

就在这时,对面马蹄滚滚,蒙古骑兵呼啸而来,将他们团团围住,怪叫着围着驼队转圈,惊奇一团团的沙尘,引得驼队惊恐的聚拢在一起。

蒙古马军挥舞着弯刀,转了会儿圈,为首一名马军,才猛地勒紧马缰,厉声用蒙古话喝问,“你们是什么人?”

周荣华扭头对身边的孙房源说道:“告诉他,我们是大魏国的使者!”

“将军,我们来自大魏,是大魏的使者。”孙房源用比较生疏的蒙语回道。

在魏军入蜀之前,高义欢点了周荣华和孙房源的将,让他们两人主持西魏国与蒙古、叶尔羌、藏区的通商事宜。

孙房源天分很高,极短的时间里,就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蒙语和藏语。

这时,周荣华已经从骆驼上取出一根代表使节身份的竹杖,拉风的举在手中。

据说汉使张骞曾手持汉节凿空西域,人们看见汉节就知道大汉的使者到来,汉节所到之处,西域小国莫不听令,很是威风。

后来匈奴人学了过去,等汉逐匈奴后,西方人见手持节杖的匈奴人老厉害了,节杖就逐渐演化成了西方的权杖。

当然这些周荣华并不知道,他手中拉风的节杖,是高义欢自己砍了根竹子,特意打造,并向周荣华灌输了一下节杖曾经的辉煌,整得周荣华热血沸腾,是如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