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鬼影(1 / 2)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1971 字 3天前

王汝槐率着部下慢慢策马走出校场门,这是一座老校场了,可能是阳和卫城建立之初就有了。国初之时很多规划都是太祖皇帝亲自决断,阳和卫,天成卫,还有大同卫等诸多卫所俱是太祖高皇帝于洪武年间设立,后来大同各处成为边镇,大修边墙城堡,阳和卫城成为军政中心,一晃二百多年下来,当初纯粹的军事卫所城市已经成了除大同之外的中心城市,虽是不大,但人烟密集,居民众多,校场之内是空旷的平地,出了校场大门四周就皆是密集的建筑群落,多半是楼房,以底层开铺子做生意,院落生产经营,楼房上层住人。

山西有很多类似的古建筑,包括新平堡在内俱留存后世,这是当时晋商发达的一个显证……和清季晋商以皇商身份做垄断买卖不同,此时散居在边防线上的晋商,从杀胡堡到张家口,都是辛苦勤劳又谨慎小心,精明也不乏大气的一群优秀的商人……

由于阳和城不大,可谓寸土寸金,校场外就有大量的商行和民居,很多小买卖人都在校场外的空地摆摊做买卖……

各种零食小吃,卖糖块的,捏面人的,混沌挑子,扁食挑子,还有卖羊脸肉的,用极锋利的小刀片出薄纸般的羊脸肉,下汤锅转眼就熟,配上香油和葱花,堪称美味。

另外就是修鞋补衣衫的,修伞的,卖大饼的,卖汤饼的,卖油的……林林总总,一眼看过去最少有过百小贩云集在校场和附近民家的几条巷子口处,一群小儿在空地上踢毽子玩,转眼就要过年,四周百姓脸上都是带着笑意,小娃子们也玩的甚是开心,王汝槐看过去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不过转念一想,换了别处地方,似乎都没有这么太平安乐的景像了。

王汝槐是河南归德人,前年曾经请假回过一次原籍,来回途中经过不少州府县治,天启五年到六年,山东与河南不少地方发生水旱灾害,朝廷一律没有免除赋税钱粮,也没有赈济,地方相当的残败凄惨……后来和记商行逐渐深入各州县,使地方商业发达,也算是恢复了一些元气,但距三十年前的太平安乐光景还是差了许多。

而眼前阳和,不过普通卫城,相比归德真定保定等诸多北方府城相差甚远,可是论繁华安乐,恐怕这不起眼的小城比起那些名城大府也不遑多让……

王汝槐没有细思,这些事也不是他可以操心的,他不是亲民官,不临民理政,这些事于他无关,他现在关注的是到底是不是如卢象升所说,门前是否真的有大量的和记细作?

跟随王汝槐的内丁很多,王汝槐处于众人簇拥之间,但神情还是异常的紧张……

“老爷,往何处去?”

一个内丁适时发问,确定了王汝槐的决心。

“往新平堡,有大事!”王汝槐高声而答,同时扬鞭策马,往城门口的方向跑去。

身为文官,原本应该坐轿,但王汝槐来阳和为的是“兵事”,为了激励部下和诸将,平时往来各处也是以骑马为主,现在打马挥鞭,居然还颇有英武气息。

众内丁吓了一跳,当然是赶紧跟上,随着家主一起往城门处跑……

王汝槐跑了百步开外,两眼余光见左右并无异状,一颗突突跳的心才又放了下来。自己也暗觉好笑,就在这朗朗乾坤之下,自己身为大同巡按,身边数十内丁,城中过万驻军,却不知道自己在害怕和紧张什么……

他也不禁鄙夷卢象升,看起来精明强干的一个人,风评也是极佳,怎么就说出这么不着调的话出来!

“老爷……”

这时一个内丁突然嘎着嗓门叫了一句,王汝槐不悦,刚想训斥,见身边左右的内丁都象是见了鬼一样的表情,顿时也是感觉不对。

这时王汝槐终于回过头来。

身后是一幕奇景,叫王汝槐终身难忘的奇景。

在奔跑的马队身后是数百名小贩跟着一起跑,扁食担子,馄饨挑子,卖酒的,卖油的,修伞的,无数个挑子担子晃晃悠悠的跟在他们身上,最少有一二百人跟着王汝槐的马队在一起奔跑着!

在四周的楼上,人影憧憧,似乎也有不少酒客食客,或是过路商人,或是刚刚还抱着小孩闲逛的闲汉,还有街角晒太阳的,闲聊说笑话的,这一刻仿佛都象是一副图画,被人往前方拿近了一些。

一样的情景,一样的人群,一样的表情,一样的营生买卖,不同的就是所有的人在一瞬间都往前移动了百步。

王汝槐全身的汗毛都炸了起来!

这是什么样的情形啊,这是晴天白日,但王汝槐就好象在半夜里的乱坟岗中一般感觉害怕,甚至比一个人走乱坟岗还要害怕的多!

人不一定畏惧鬼,因为知道幽冥是难言之事,未必成真,而眼前的情形远比见了鬼还要可怕几分,这种诡异和蕴藏在诡异画面之后的真实威胁,远比乱葬岗的那几束鬼火要可怕的多。